第7章 两世生死
书名: 青衣夕待 作者: 风染夜 分类: 仙侠

        更新时间2012-9-11 16:23:58 字数:5645

        无尽枯冷,万里白雪,我行走其间。

        不知过了多少时间,是日还是夜。

        我知道这是个梦境,我看到身上残破的罗裙,桃夭水粉的裙裾只出现在总角之年,至今也有八载岁月。我裙下是僵紫细瘦的手脚,羸弱的孩童身躯挣扎在霜玄原山关雪野间,渺小不过蝼蚁尘埃。我觉不到冷,觉不到痛,这过往场景不过是画片剪影,在梦中我永远不会死去,也永远走不到尽头。

        那时母亲已经死了吧,她咽气前将压箱底的碎金银缝进我衣角,针角密密,榨干了她最后一点血色。她让我南下灰都,十日后皇帝大婚,天下将大赦,父亲的案子还没下判,免了流刑,我就能在灰都找到他。

        灰都像海外一样陌生遥远,可那里还有我的亲人,所以那里就是家。

        宅子已经抵掉了,母亲卖了藏下来的首饰,把我托给南下商队。她最后请人为我算了一卦,卦上说我一生多血光,但生死关头总有贵人相助。

        于是母亲疲倦地闭了眼,放心走了。

        卦是极准的,商队途径北玄山脉,遭遇玄山匪帮,商队纵马奔逃一路,在玄山一个崖头,三车六马慌急走岔,自山崖翻下。

        玄山下是雪原,终年白雪的死寂之地,名霜玄原。

        我正在那辆载货的车子里,悬崖有十余丈,与我一起翻下的九个人都死了,但我活着。我迷茫地睁开眼,看滚烫的鲜血蔓在冰雪上,又很快冰凉。我爬出破碎的车架,立在雪原上,视线中唯有雪海无涯,目极苍茫。

        十岁的我一人在冰雪万里间行走,身后是死亡,脚下是苍茫,眼前是绝望。梦境应该静止在这里,一个时辰后我开始爬,又不知过了多久我只是做最细微的挣扎,但我永远看不到尽头。

        或许其实,我并不想看到尽头。

        可这次的梦有些不一样,我听到了声响,轻轻的声音像有人踩在雪地上。我半边脸已经埋进雪里,手指僵硬,但那瞬间我耗尽了所有的气力撑起身,拼命想看清眼前走来的那个人。我知道这个人在玄山上截住了匪帮,救下商队后又一个人往回走,最终在霜玄原寻到唯一生还的我。他会带我走出霜玄原,送我到灰都,最后带给我父亲惨死的消息。然后他再度启程,他离去时我会拼死让他带我走,教我成为像他一样的侠客,但他只会无声摇头。

        这两年间我淡忘了他的样子,一旦想起记忆便如同刀绞。

        可在梦中我还是撑起身,缓缓仰头,手指没进无底的雪层。雪原蚕尽了我的生命,而这个人在绝望中投给我一缕光,带给我人生第一个脆弱却美好的梦想,直到两年前再遇,梦想的余烬也飘散死去。

        我眼睛里浮起奇异的色彩,眼前无垠白雪照得眼睛开始发盲,意识如同抽丝般剥离。我撑着眼看到他的衣角,旧衣布料在苍白冰雪中显得很温暖。我的眼睛还是闭上了,在被温暖的黑暗吞没前,我看到他衣带上系的东西,五尺铁剑,我合眼时只见剑梢。

        我陡然睁眼,现实中的声音将我拉回那间灰蒙蒙的灵堂,吱呀一声轻响,是推门之声。我本蜷睡在一张凳上,此刻陡然暴起,身体的本能告诉我屋内并无他人,我无法想象柳寒衣在这草木皆兵的时刻为何不守候原地,我身上已无兵刃,但如果推门的只是普通家丁,我仍有把握瞬间扭断两个人的脖子。

        门终于推了半开,来人逆着光探进半身。我早已闪至门后,右手狠劈去,力道因伤痛而减轻,速度却毫无迟缓,来人背对着我,只是肩膀一沉,就步法轻逸地探身绕过去。

        房门被他带出的劲风吹合,我狠狠收手,指尖还是敲到了门框,指甲刮得火辣辣生疼,似是断裂。

        我不甘心地甩着手,柳寒衣又站在屋子中央,似笑非笑看着我。

        “醒了?”他右手将长剑往桌上一扔,左手攥着一把形容诡异的东西。

        “你怎么不按约定好的,打了暗语再进来。”我眉棱微沉。

        “青夕姑娘受了伤当好生休养,我怜香惜玉,不忍吵醒。”他戏谑道。

        我心中有些凉,他出门这样大的响动我都未曾惊醒,感官身手这般薄弱,实在失态。

        “不必感叹,我要是轻手轻脚都会将熟睡的伤患吵醒,往后也不用行走江湖了。”像是看出了我的心思,他无声地笑笑,“不过你方才不问来路就下这样狠绝的杀手,不怕误杀了柳某?”

        “生死一瞬,要是待到看清再动手,我早死数回了。况且来的是敌我自杀之,若来的是柳兄,我没断骨伤筋就是柳兄手下留情了。”

        我低头看着半断的指甲,左手用力一掀将断裂的指甲扳下扔开,淤在指缝里的血终于流出来。

        他眼梢一颤,想说什么却又将话咽了回去。我眼睛盯着他手上攥的东西,那是一丛灰蓝色的草茎,脱水定了形,刚好做灯草。

        “冥烬草。你刚才是去找这个了。”我望着他手中鬼草,柳寒衣点点头,递了一丛到我手上。我方才看清他手上缠绕的草茎刚好被分成两捧,每捧都是十几根冥烬草缠在一起,可以结成绵长一根灯草。

        冥烬草,相传生在冥川河岸的鬼草。洄邑河沿岸生了许多,幽蓝的色泽瑰丽却带幽怨,总透着一股冥寒。每到冬季丛丛的冥烬草枯干,此时幽蓝淡为枯萎灰蓝,遇火则燃。官家每年冬天都会派人清了洄邑河沿街的冥烬枯草,但来年春风吹又生,幽蓝的颜色依旧丛丛连生,形同留恋人间的鬼魅,百年不得转生。

        冥烬草燃起的并非明火,而是一种幽蓝鬼火,白日难以察觉。鬼魅的火光并不张扬,一根冥烬草恰好能燃起一星点,不会扩大,亦不熄灭,只是在河岸静静燃烧,映照着亡者归川之路。灰都的人们用冥烬草制作鬼灯灯芯,灯芯要缠得足够长,才能燃烧一夜,引着亡魂相随,又领着逝者寻亲,最后星点鬼火指引亡者顺水归去,直到天明灯草燃尽,魂魄消散。

        冥烬草是生在洄邑河岸的。因为昨日一宗凶杀,洄邑河连同灰都一片闹市警戒甚严,柳寒衣能在这样的天网恢恢下来去自如,屈身此地怕是只因有我拖累。

        我却更猜不透,他扣下我究竟是有何谋划。

        柳寒衣轻轻扯开他手中那捧冥烬草,一边道:“再过一个时辰我们动身,游街的队伍半个时辰后出发,那时恰好到洄邑河。”

        “我睡了那么久?”我猛然一惊,游街当到夜晚才开始。

        他往窗外一仰头,微微泛黄的光线,已是又一日夕阳。

        “有力气脱身就好,我们要一路潜行到洄邑河,沿途险阻。”柳寒衣摇摇头。

        我点头。洄邑河两边地势起伏,放灯的人聚集在此,官府管得再严也难以维持封锁。况且鬼灯节牵扯鬼神之说,官差大都心存畏惧,生怕言行有失冲撞鬼魂。我们悄然动身混入人群,待灯尽人散便可脱困。

        “王公府的库房里堆了一打纸灯笼,却都是红纸。所幸角落里还有三四个白的,刚好做鬼灯。”柳寒衣边说边理顺他手中那根灯草,我从未见过他这样小心翼翼,这个人敛起了平日嚣张,只是细细缠绞着冥烬草,动作轻柔,似是生怕它断掉。

        “柳兄很想祭鬼灯?”

        “……没有。”

        “可看柳兄缠灯草,细心温柔得好像在给新娘子绞头发。”我退开一步,盈盈而笑。

        “既然要佯装祭鬼,总得有盏灯。”我听见他牙齿咯出声响。

        我心底却很明了。民间有一种说法,鬼灯的灯草绝不能断,也不能在天明前燃尽,否则冥魂在归川半路失去指引,就只能流离人间,散尽七魄。

        柳寒衣这样用心,大约也是有想祭奠的人。

        我心知,但不道破。往年每次鬼灯节,我都会一路提灯,放灯,引渡那些丧于我刀下的游魂。我唯独不祭灯,那是生者召唤故人冥魂的仪式。在一张冥纸上书写故人姓名,再扔进鬼灯火焰中烧尽,亡者魂魄便会溯水而来,寻到生者的那盏鬼灯。

        我不祭灯,因为我不想逝去的亲人归来,却看到我满手鲜血,再洗不掉。洛惜鸣也不祭灯,他总是到河边采了冥烬草,连我的那根一起缠好。我们会从竹楼提灯一路走,到了洄邑河岸,默默放灯任它溯水而去,然后我们肩并肩在河畔坐一晚,直到月沉破晓,鬼灯尽熄。

        我望着手上一捧冥烬草,今年错过了提灯引魂,我却不知为何想要祭灯。

        手上的冥烬草突然被抽去,柳寒衣扫了一眼我血迹风干的指尖,放下他的灯草,开始缠我那根。

        阳光终究沉没下去,我随着他闪出灵堂,王公府静谧莫测,却有幽然之声自墙外而来。走在前面的柳寒衣在围墙边停下脚步,我有瞬间犹疑,他却只是重重托了我一把,让我翻出墙。

        我踉跄着地,仰头看,面前迢迢的洄邑河荡出一片墨黑,一片幽火自东来到眼前。

        是夜,万盏鬼灯,十里冥火。

        白衣夜行,人鬼相见,惨白的颜色伴幽蓝鬼火漫遍灰都众街;官差避道,豪强闭门,今夜是生者与亡者的时间。

        我看那一队白衣慢慢而行,幽蓝鬼灯倏忽弹跳,衬得夜色森冷。引灯者皆是一脸戚容,星点灯火里,载的是几家故事,离合生死。

        幽冥般的队伍近了,散开了。洄邑河两岸的鬼灯燃起了,河里也浮起一片幽蓝,荡漾着叹息一般的火光。更多零散的生者来了,一袭袭白衣静止在河岸,静默的灯火是祭奠,飘渺的哭声是怀恋,燃尽的冥纸上记着一个又一个亡者姓名。

        身旁有白衣带出风响,柳寒衣悄然落地,一语不发向前踏去。我循着他的脚步走向河岸,周围很快布满与我们一样著白衣的人群。没有人在意两个从澜海王公府附近走出的行者,今夜是鬼灯节,众生皆引渡祭奠,唯有生者与死者的分别。

        离河岸近了,我脚下踩着枯萎的冥烬草,草茎断裂出碎碎的声音。过几日它们将被官府连根铲平,终成冥烬。可明年两岸冥烬草又会生出,一样的幽蓝,一样的哀愁,恍如隔世。

        草有再生,人无转世,死了便是死了。

        柳寒衣停下了,他手中鬼灯幽蓝明灭,在河水中倒影出一片妖异哀婉。

        我并不惊扰他,只是提着鬼灯默然伫立。河面上已经飘起一片鬼灯,提灯引了游魂的人最早将灯放下,他们只求留恋世间的游魂尽早归去,不再苦恋凡尘。我看到澜海王公府里走出一个白衣丫鬟,她匆匆将灯笼放下河,对着鬼灯磕三个头,又起身收紧步子回了府。我心生悲凉,那赵氏女子是今年新丧,自然应该有人为她提灯引路。可王府的人没有半点焚纸意愿,她与澜海公夫妻一场,生死离别,她的丈夫却没有半句话想寄予亡人。

        更多的人开始焚纸。民间传说鬼魂认血,心诚的人往往割破手掌染红衣襟,或者刺破手指在冥纸上书写亡者姓名,再由鬼灯燃尽,如此魂魄就不会认错路。生死两隔的人可籍一盏鬼灯,话一刻衷肠。现在刺血题字的人已经不多了,更多人在秋天采了冥烬草捣碎,沾了草汁写出一个幽蓝的名字。冥烬草燃烧有一股奇异的味道,并不熏眼睛,却让人想流下泪来。啼哭声渐渐响了,有人跪在鬼灯旁,流着泪自顾自语,也有人放下鬼灯双手合十,请亡魂保佑家人。

        我摸摸怀里那张空白的冥纸,上面没有名字。

        一阵风忽然刮起,也是清清冷冷的,绞人心肺。许多人慌忙护住鬼灯,灯火是绝不能熄灭的。我左望看看柳寒衣,他也不自觉地背身挡风,虽然他明知纸灯将鬼火护得很周全。那阵风还是不停,晃眼间我看到一张冥纸被风卷起,从对岸晃悠悠飘来。对岸人群中远远升起一只手,宽袍宽袖,像是要挽留那个尚未点燃的姓名。

        被风卷起的冥纸不止一张,许多人追着风在跑。可我的视线粘着那张纸飞近,直到它天经地义般划过我眼前,我伸出手,轻轻将它攥在掌心。

        对岸的人一直举手僵立,任凭晚风灌满他的衣袖,鬼灯忽明忽熄。直到在我握住冥纸的那刻,他的手颓然垂落,不知悲喜。

        虽然站的很远,但我看出洛惜鸣憔悴了一些。那一瞬间他的眼里浮出异彩,表情温和柔软得近乎哭泣,像是犹疑许久的心愿得到了证实,他也只是望着我,尝试很久却扯不出一个笑容。现在他不是温润如玉八面玲珑的齐喑堂主,只是记忆里那个背着我回竹楼,又陪我放鬼灯的人。

        隔了一道河,却是两世生死,一生殊途。

        我僵硬着,眼睛穿过重重人流,怔怔看着那个相识之人。我从未离开他那么远,我知道即使跨过河流推开人群,再面面相对,我们心上依旧隔了一座玄山,一片雪原,再翻不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我们只是这样默默对视,直到那阵冷风平息,我艰难地摇摇头。

        他眼里的期望在一瞬间垮下来,坠落进现实。我们都是冷静的人,知道在正确的场合行恰当之事。他在那同时俯身放了灯,然后他抬起身,眼里如河水般死寂。临别前他望了眼我手中的冥纸,轻轻摇头。

        我低头看纸上姓名,殷红之字,是他的血。

        我蓦然仰首,他已转过身,萧瑟归入人群中。那瞬间我心底有什么东西碎裂,像一把钢刀崩断,断得决绝震颤。我的心又开始痛,忽然间我希望一生都不要与他复见,我们会在各自看不到的地方活到终老,他拥着沈家千金儿孙绕膝,我纵马天涯踏遍关山万里,就这样迎来各自的结局。

        可我知道,这安详的画面也不过是虚无愿景。我还会握起刀,不知谁的血还会流。

        我又低头,看冥纸上的名字,四个字写的很细,很犹豫。

        “故友吴垠。”

        洛惜鸣终是心存愧疚的,他犹犹豫豫写下这个名字,却又握在手里迟疑不想烧尽,最终纸片落在我手里,他还是摇摇头。

        即使烧尽又能如何?单子是他下的,故友相见,交情纵在,亦无言以对。而我与他即使都为生者,相遇本身却就是错误。我的视线有些模糊,风吹过去,花了眼睛。

        我狠狠抹了眼角,咬牙扯回思绪。冥纸上到底没有我的名字,说明该传的都已传到。我感到一丝宽慰,但心口抽抽的又有点疼。

        “怎么了?”柳寒衣转回身,看到我抹眼睛的动作。在洛惜鸣离去前,他一直侧身护着风中鬼灯。

        “想起一位故人。”我这样说道,手中悄悄揉起那张冥纸,松手让它坠入枯草丛。

        他垂眼不再追问。我们并肩看着漫河鬼灯,幽幽灯火,倒影成双,盏盏鬼灯顺着河水流去,鬼火飘摇。生死相聚再恳切感人,也不过是片刻幻影,该散的终要散去,天明鬼灯尽熄,一夜梦醒。

        我紧握的手终于伸开入怀,攥紧那张揣了许久的冥纸。我小心地引燃那张纸,冥烬草引的火幽暗冰寒,遇着冥纸燃烧极慢,我看着那团幽火慢慢侵袭,一直漫到指尖。

        我松开手,冥火余烬坠进鬼灯。我知道,那张纸上,依旧没有名字。

        可我想那个人应该来了,于是我轻轻提气,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低语。

        “对不起。”

        那是我当时就该说的一句话。

        我手中的鬼灯灯火一隐,随即又暗暗燃起。

        我俯身放灯,余光看见依旧站立的柳寒衣。鬼灯的火光映得他脸色幽寒,面色背后是平静的哀伤。他清锐的眼睛没有了戾气,清澈得如同水涤过一般,却又看不到底。他望着连片浮灯,最终引燃了手里薄薄的冥纸。

        起身的瞬间我脑海一片空白,我只记得他手中那尚未燃尽的冥纸上,还残有两个血书的字。

        他手中的冥纸燃烧,一直到他指尖熄灭,柳寒衣却好像不觉得痛,他的眼睛望着前方一片虚空,我不知道他看到的是一个虚无的冥魂,亦或一片虚妄的夜雾。

        “很快结束了。”他低低地说。

        我不再看他。柳寒衣俯身放了灯,河水很快带走了他的鬼灯,连同我的那盏,向着传说中的冥川。我们并肩站着,夜风又起。灯火糊了视线,一片冥光中,我脑海中幽幽映出他手中那张纸。

        尚未燃尽的冥纸上,还有两个字。焦糊的冥纸翻着黑边,任鬼火一点点蚕食,我瞥到的最后两个字就那样消逝,像被万千只虫子缓缓噬咬殆尽。

        那凄清的两个字,一遍遍在我心中低吟。

        “……寒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