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无法邮寄的信
书名: 翻过那座山 作者: 山高月晓 分类: 都市

        更新时间2011-7-19 18:45:23 字数:5469

        这一年的9月9日,高悬在中国大地上的太阳突然坠落了,被洗了几十年大脑的老百姓谁也想不到,那个在到处响彻着万寿无疆的山呼声中,能活万万年的神竟然也会死!中国的地球似乎由于悲痛而停止了转动,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广播、报纸、高音喇叭里传来的都是沉痛的有关悼唁的声音。外国的哀乐,幽幽地飘在中国的上空,缓慢低沉的旋律,轻轻地抚摸着中国人伤痕累累的心灵。举国上下都沉浸在无限的悲痛中,人们自觉地戴上黑箍和白纸花以示哀悼。中国没有了太阳的照耀,干涸的大地一片茫然。

        各单位都举行了追悼大会,肖晨向所有的师傅们一样穿着劳动布工服,低垂着头缓步走进追悼会场。刚刚站住就被一位保卫科的人叫了出来,尽管那人声音很小,但在极其安静的场内还是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她不知什么事,于是和那人一起来到礼堂旁的一间小屋。

        保卫科科长不知从哪里钻出来,站在她面前严肃地说,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这个时候你还倒饬呀?肖晨感到莫名其妙,问,我怎么倒饬了?你的嘴唇为什么这么红?保卫科长盯住她问。那你的嘴唇难道是黑色的吗?我是说你抹口红了。科长更严肃地说。你才抹口红呢。肖晨明白过来,她愤怒地用手指蹭了蹭自己的嘴唇说,我天生就是这样,你是色盲还是青光眼?懂什么叫口红嘛!全国人民都在悼念毛主席,你这个时候扰乱会场什么居心!

        保卫科长一下矮了一截,有些心虚地说,我这也是听别人说的,没抹就没抹吧你急什么?听别人说,听谁说的?你眼瞎呀!嘿,你怎么骂人呀。我这叫骂人,你那还叫栽赃陷害呢。你说听人说的,你说得出来是谁吗?说不出来就是你在造谣生事!肖晨已经在这一年的革命大风大浪里成长起来了,她学会撒泼骂人,知道如何利用形式和政治话语保护自己打击别人。

        那个把她叫出队伍的保卫科人员,挺身想维护自己的上司,走过来不咸不淡地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免,你别这么大喊大叫的。

        肖晨转头用更大的声音对他喊道,一边呆着去!这有你什么事,你算幺算六儿哇?说得多简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说你耍流氓了,马上把你拉出去枪毙了,过后我再说一句“有则改之,无则加免。”能行吗?!不要以为你们有权就可以为所欲为,你们毫无理由的阻止我参加毛主席的追悼会,就是捣乱会场!今天的事情你们要说清楚。否则就没完!

        争吵声引来厂党委书记,书记的态度很严肃。科长马上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递到老书记面前说余书记,您说这怪我吗?这是有人递上的条子。老书记接过纸条看了一眼,立刻就撕个粉碎摔在地上,很生气地说;现在是什么时候了?简直是胡闹!

        追悼会还在继续,台上的人手里拿着讲稿,正在用表演的腔调,声情并茂地缅怀着伟大领袖的丰功伟绩。台下的人在一片唏嘘抽泣的哭声中,有人开始失声痛哭,没多久又有因悲伤过度晕过去被抬出会场的。肖晨心里也很难过,确切地说她心里更多的是悲愤!她为自己难过,她心里在反复地问自己;为什么全国人民这么热爱毛主席,而人民之间却谁也不爱谁呢?为什么总有人在践踏了别人的同时能够得到好处呢?这种人踩人的恶习还要延续到哪辈子?!她一腔的泪水被满腔的心火烧干了。

        黎军离开北京五个月了,肖晨没有得到他的一点消息,肖晨决定去黎军的大姐黎明那里,去询到他的通讯地址。

        快到国庆节了,副食本上又多了一些粉丝、黄花、木耳和带鱼的供应。为了能买到这些节日供应的副食,肖晨要牺牲一整天的时间去排队。为了能确保休息的这一天买到这些节日供应品就不能在当地的副食店里买。肖晨直接就去了市内的一个大菜市场,在那里只要你肯排队,就能保证买得到副食本上供应的任何东西。

        节日前的菜市场,不说人山人海,也可以说摩肩接踵,买带鱼的队伍已经从大厅里排到了门外面还拐了一个弯,有点龙不见首尾的感觉。没有选择,唯一的一条路就是赶快去排队。

        有经验的人都带着一只小马扎,他们坐在那里很有耐心地,随着队伍的移动慢慢向前挪。已经站了快两个小时了,离柜台还有很长的距离。肖晨站的两腿酸胀,心里发慌。她不停地伸长了脖子看着前面卖货的地方。忽然,她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温保国,她大声地叫了一声。温保国看到她很惊讶地问: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我怕我们那里货少,副食本上的东西买不到,早晨就直接过来了。肖晨由于见到了熟人非常高兴。你也是来买东西的吗?

        温保国说:我是来找人的,你别排队了,跟我来,一会儿我帮你买吧。这真是意想不到的好事,肖晨高兴异常,紧随温保国走到队伍的另一边。

        原来,温保国的哥哥是这里鱼肉组的组长,他买这些东西根本就不用副食本,而且都买的是最好的。此时,肖晨因自己跟温保国是一个班组而感到很幸运。温保国告诉她,前些日子给她妹妹拉的冰块就是从这里拉的。肖晨跟着温保国找到了他的哥哥,保国的哥哥不但给肖晨买到了好的鱼和肉,还买了很多其他副食本供应的副食品,这真叫她喜出望外。保国真是个细心人,把所卖到的东西,帮肖晨绑在自行车后座上,还生怕绑不牢,反复的用力推一推,拉一拉。觉得没有问题了,才让她骑上车走。

        面对肖晨买回来这么一大堆东西,全家人都欢天喜地,这个国庆节过得简直是太丰盛了。

        十月三日,国庆节的最后一天,肖晨决定利用这天休息,去一趟军区总医院。她要找黎军的大姐,探问黎军的消息。恰好,这天是黎明在值班。

        假日当中本来人就不多,又是妇产科。肖晨顺利地来到了黎明值班的诊室。她们曾经见过两次面,那次是半夜在她和黎军居住的家里,另外一次是在火车站,前两次见面的场合都是很混乱的,特别是第一次,她连头都没敢抬起来。在火车站也没有机会认真打量黎军的大姐,今天,她们面对面地坐着;肖晨鼓足勇气抬起眼睛认真打量着她;黎明也很瘦,鼻子上架着一副秀郎眼镜,她的白色医生帽戴得很低,已经压到了眉毛。一副大口罩把她瘦长的脸都遮住了,从露出的那一点皮肤来看,她皮肤不算黑保养得不错很光滑。肖晨没敢和她对视,目光停在她白大褂里面露出的很鲜艳的红领章上。肖晨看不到她的面部表情,反之,肖晨却感觉到自己好像是赤裸裸地站在她的面前,有点像半年前被她一家人撞见与黎军睡觉的那天晚上。她感到自己的脸在发热,想一走了之。但转念一想;既然来了,就该在这里认真打听一下黎军的消息,也一定要把自己的大概情况告诉她大姐,让他大姐给他带话,别让他为自己担心。肖晨把眼光挪向黎明桌子上的处方笺,像一个求诊的病人对医生那样说:大姐,对不起,在节日里来打搅您,我想知道黎军现在什么地方,我没有他的通信地址,您能给我写一个吗?这像是病人的话;大夫,我难受很长时间了,请您帮我好好检查一下吧。

        黎明以她医生的职业态度,像对待所有的病人那样不冷不热地回答她:我从来不和他直接通信,所以手里没有他的地址。医生的意思是;你这种病我看不了。

        肖晨很失望,但她还是抱着一线希望恳求着黎明:大姐,请您到伯父伯母那里去帮我要来他的地址好吗?我很想黎军,想知道他现在的情况,想给他写封信,告诉他我现在一切都很好,让他安心在部队。谢谢您,请您帮帮我吧。她像是抱着一线希望,再一次把自己的病情细说清楚,希望大夫能依照他们的身份,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给她开出对症的处方。

        黎明的眼睛没有一点儿表情,像问询病人一样,不眨眼地看着她。在肖晨说这番话的时候,肖晨看到,黎明的嘴在她的口罩后面动了一下,她猜不出那动一下的意图。后来黎明说:我上班挺忙的,孩子也小,我家离我爸爸家也远,我尽力吧。医生的意思很明了;这病我真的不能给你看。

        肖晨透过黎明的眼镜片,看到她心里的冷漠,听到她为了不愿意管自己这件事,而说起的重重困难,知道她这里是没有希望得到黎军的通信地址的。只好站起身来说:谢谢大姐,请您费心,那我走了。再见!

        肖晨在黎明那里坐了只有十二分钟,大概是她看一个病人问诊的时间。肖晨心里有些不甘,她原本是抱着很大希望来的,本以为当天会得到黎军的地址,还能知道他现在的消息,可是她什么也没有得到。肖晨心里埋怨自己的嘴太笨。其实来之前,她想好了很多话对黎明说。主要是想用情来打动她的心,让她和他们一家人都知道,自己对黎军是多么的爱,多么的想念,可是到跟前一句也没有说出来。她没想到在诊室医生对病人完全是职业化,没有回旋的余地。没想到会遭到这么明显的冷遇。这时她真庆幸自己怀孕时碰上了李珊珊和他的一家人,而没有找到她。

        肖晨知道,她在厂里的事情,黎军家里一定知道了,而且还一定会对自己有很多误会。现在,她连解释的机会也没有。她不清楚黎军是否知道她所受到的不公正,她相信黎军深爱着自己,不会因来自家庭的观点而改变他的诺言。但是他要是知道自己受了那么大的委屈和痛苦,会很心疼的,他也不会无动于衷的。肖晨心里有些担心起来,她情愿黎军什么都不知道。为了让他安心部队工作,她决定给黎军写一封报平安的信,让他的家人带给他。

        深夜,当她坐在桌前摊开信纸拿起笔写出“亲爱的军”时,突然泪如泉涌,委屈和思念让她再也写不下去了。半年来自己遭受的苦难,曾经的绝望,失去的一切都浮现在眼前。她有很多话想向他倾诉,她多想向心爱的恋人诉说自己心里的苦楚,告诉他她需要得到他的安慰,想让他马上回到自己身边,可是不能,她不能这样做。她擦干眼泪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撕下上面被泪水打湿的信纸,一笔一划地写道:

        亲爱的军:

        国庆节过的快乐吗?你一走半年了,一直没有你的消息,我每天都在想你,真得很想你,我知道你也会想我的。你走后我回了一趟老家,所以也一直没有到咱们住过的地方去,也就没有收到你写给我的信,十分挂念,如果你训练太忙、太累就给我寄过来一只空信封,但一定要把你的地址给我写清楚,说不定哪一天我会去你的部队看你呢。军,目前我父母身体都不好,妹妹和弟弟都还小家里离不开人,我不能到咱们住过的地方取信,你以后就把信寄到我家。不过如果你需要我去看你,就写信告诉我,我会不顾一切地跑到你身边的。

        坏小子,你的前腿没有落下残疾吧?野战部队很艰苦,野外训练一定很累吧,你瘦了吗?吸取教训千万不要逞能,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身体,要知道你的身体现在不属于你,是我寄存在你那里的。如果再受了伤回来,我可饶不了你!你真得不能在受到一丝一毫的损伤,算我求你了。

        9、10月的北京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是硕果累累,金黄遍地的收获季节。我希望你有探亲假时最好能在这个季节回来,我要和你一起去八大处看红叶,去颐和园划船,我还要让你背着我在天安门广场走一圈。

        军,不想你的时候我每天都很快乐,身体很棒,特别能吃。现在,我像一下子吹起的气球腰都圆了,也更有劲了。我要好好锻炼身体,等你回北京我就能“歼敌十万”了。我天天都在琢磨如整治你,并且想出很多折磨你的招儿来,我要让你心服口服甘拜下风。

        我经常想起我们在一起的日子,你知道我是多么多么的想你吗?军,我在等你,等你回来带我到海南岛欣赏《星空下的海边》,到鼓浪屿听涛声,到大连吹海风,到秦皇岛看海。等你回来我还给你做炸酱面,包饺子。

        真的有很多话想对你说,但我最希望的是你能有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各项军事训练中,说一千句一万句,其实只有两个字;想你。

        海军好吗?你们都当班长了,在一起别胡闹,凡事多动脑子,一定要以身作则带好自己的兵,替我向他问好。我知道,你看到这里是一定会撇着嘴说管好你自己就行了。你这种恶劣态度我多少还是了解的,好啦我不跟你废话了,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重!

        再见。

        1976.10.10

        三天以后,肖晨又一次来到这个部队医院,为了不使黎明反感,她像看病的人一样挂了一个号,坐在走廊内等候。她总是不走运,黎明上午一直没露面,为了不错过把信送到她手里的机会,肖晨只好在没有几个人的走廊里继续等,一直等到下午上班以后。看着黎明两手插兜,高昂着头从她的前面急匆匆地走过后,肖晨马上起身与她保持着一定的距离,随后走进她的诊室。站在诊室门口,肖晨看着她不慌不忙地带好口罩、挂上听诊器、打开接诊纪录,坐在椅子上正了正身子,然后挺直腰板拿起一支圆珠笔,习惯性地推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镜架,她才轻轻地敲敲门。黎明抬眼看到她并不吃惊,而是微微地点了一下头。那意思即是让她进来,也是让她坐下。肖晨坐在病人该做的位置上,把手里的信放在桌子上眼睛看着自己压在信封的手上。她不等黎明开口就先说:大姐,我特别想黎军,给他写了一封信,可是没有他的地址,请你有时间回家的时候一定把这封信带回去,请伯父伯母把这封信给黎军寄去。我不打扰你的工作,谢谢你,请你一定帮我把这封信带给他。她没等她说话,把信往黎明的跟前推了一下,起身离开了。她走得很慢,希望这时黎明把她叫住,可是身后没有动静。

        黎明看了一眼桌子上放的信封,她很犹豫。因为,她很清楚黎军他妈的意思,黎军妈妈并不同意黎军和肖晨两人的事。家里人都知道肖晨工厂的人几次三番的为一张病假条到她这里调查了解事情经过,肯定没有好事情。凡是不好的事情都会影响黎军将来提干的,作为当姐姐的,她不能袖手旁观。而且,这种门不当,户不对的关系是被他们这种家庭嗤之以鼻的。他们的家庭一定要找一家有一定社会地位,有一些政治影响的家庭才配得上。黎军的妈妈正在想办法阻止他们来往。现在,他们全家人的态度都很明确。可是,黎明本人也是军人,她深知一封信,特别是心爱的人写来的一封信。对于一个生活在军营中的小战士来讲,是多么重要和珍贵。另外,一旦黎军知道她扣下了他的信件,肯定会翻脸的。反过来说,黎明本人确实不看好他们两人的关系,黎明也认为自己的弟弟聪明能干,只要他肯努力,一心向上,将来一定会大有前途的。一个工厂的女工根本就配不上她的弟弟。况且,女方还比她弟弟大四岁,这可能吗。她反复掂量着,本想过几天回父亲家时把信带上由他们去处理,有患者进来看病,她急忙把信夹在抽屉里的一本医书里,然后就忘到爪洼国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