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未来的机车平台
书名: 工业之动力帝国 作者: 滿楼红袖招 分类: 辣文

        在梁远的计划里德铁120系列电力机车,属于将来只要有机会搞到手,无论花费什么代价都是值得的东西。

        在德国的电力机车发展史上,120系列电力机车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在120型机车上,德国工程师首次试验了模块化制造模式,安装了电子限速系统,新型刹车控制系统等系列机车新技术。最重要的是120型机车装备了相异步电机和用于电机控制的gto变流,使电力机车的传动由传统的交—直型(注1)变成了全方位超越交—直型传动的交—直—交传动(注2)。日后随着德铁横扫欧洲的101系列电力机车就是在120系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以国内的技术底子来说,引进这从旧技术跨越到新技术的车型是最划算的,从中可以看到许多德国人在机车设计上的g" />本思路,打个比方土鳖现在就是个小学水平,努努力或许能研究明白中学的问题,你要是给他大学的微积分,除了学会抄答案实际上是无所获的。看看韩国的罗老号火箭,中国的自主cpu,真正的科研是绝对不能骛远的。

        可惜目前只能是看着120型机车流水,台120型电力机车的造价都快赶上台斯贝发动机了,现在的梁远是万万折腾不起的。

        两个人上了列车,梁海平看着似飞机客舱般的车厢感叹地说:“小远,我们去东德引进的个车底有这个么。”

        梁远指了指车厢两端的电子显示屏说:“豪华程度差不多。细节上肯定不如。”

        波恩同莱比锡之间的距离大约在百公里左右,放在新世纪两德统之后,乘坐ice特快列车也就是个多小时的事,眼却是不同,在波恩至卡尔之间列车在120型机车的牵引之跑得飞快,梁远看到车厢两端的电子显示屏显示,速度最曾达到195公里/小时。两个小时后列车经过了卡尔市,缓缓驶进了民主德国的哥达海关。

        列车在哥达海关停了大约十分钟,换过牵引机头、验过护照、车票之后列车重新启动。进入东德之后梁远明显感觉列车速度慢了来,抬头看了看车厢两端已经黑掉了的显示屏,梁远无奈的叹了气。

        从北平算起梁远折腾了十多个小时。才算踏上了民主德国的土地,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东德和中国之间连直达航班都没有,去看望个阵营的阶级兄弟,居然还得从腐朽的阶级敌人西德处入境,世界上的事儿就是这么扯淡,所谓的意识形态、信仰之争归g" />结底都是利益罢了。

        西德境内350公里的里程列车跑了2个小时,进入东德后哥达到莱比锡之间150公里的里程列车也跑了两个小时。腐朽的资本主义果然是只会埋头赶路不关心人民疾苦啊。

        在德意志帝国时代,莱比锡就以博览会闻名于世,49年民主德国建国之后,莱比锡变成了东德境内的第大城市。在冷战时期每年的莱比锡展会,都会变成华约互经会成员国之间的大型贸易洽谈会。

        86年苏共的戈尔乔夫提新思维之后,莱比锡展会也随之变,分西德的企业曾在季的莱比锡展会中试探着参展。

        了火车,梁远拉着梁海平特意跑到了机头位置看了眼。过不所料,在哥达海关牵引机车由原来的西德120型机车已经换成了红白涂装的东德243型机车。梁远对着方头方脑的243型机车努了努嘴说:“小叔,这台机头叫243型电力机车,也是统机车联合生产的呢,我们这回来东德的目标除了双层车底之外,就是这个方头方脑的家伙了。”

        梁海平看了几眼说;“这东西真不咋地。不光跑得慢,外表也比台120型难看。”

        梁远嘿嘿笑着说:“小叔,是你比错目标了,这东西可比国内的ss3系列电力机车强多了。”

        88年肩负着晋煤外运的中国首条重载铁路,大秦铁路即将完工并开通运营,可惜国内的电力机车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无法肩负起牵引任务,因此在85年铁就花了亿美元,向欧洲著名的十赫兹集团(注3)定制购买了150台8k型电力机车与技术专利。

        梁海平疑惑的说:“小远,这低速的电力机车,铁已经花了十多个亿在发达国家引进了啊,我们还引进他做什么?”

        铁曾在国内大肆宣传,定制的8k机车集结了当时世界上流的优秀技术,像瑞士朗-包维利公司的电子控制系统和gto辅助逆变、法国电气牵引设备公司的转向架、aeg的传动齿箱、西门子的主变压、牵引电动机和辅助电机等等。

        在梁远看来8k机车g" />本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大杂烩,和印度个吭爹的lca战斗机有得拼了。

        梁远笑着说:“现在社会上的风气小叔也知吧,很多人都认为西方的月亮比国内的圆,社会主义国家的东西就是全面落后,当时引进电力机车技术时苏联和东欧国家g" />本就不在铁的考虑范围之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