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迷局
书名: 工业之动力帝国 作者: 滿楼红袖招 分类: 辣文

        >

        梁海平摇了摇头说:“刘局,车厂前半年连工资都开不来,哪有钱解决路局的资金问题。caihongwenxue。不过车厂虽然没钱,有个单位却从没缺过钱。”

        看着刘河兴致盎然的模样梁海平笑了笑继续说到:“刘局,银行可从来没有缺过钱的。”

        刘河听梁海平提银行之后,明显兴致大减,用手指轻轻的叩了几桌子,沉吟片刻才说:“海平你有所不知,省几大银行每年贷款的指标是有数的,辽宁省大型国企太多了,像石化行业的清源石化,盘锦石化,钢铁行业的鞍钢,大连造船厂等等每家都缺技改资金,对贷款的争夺十分激烈。加上以往铁路系统的贷款都是由里直接面,和国家开发银行和交通银行较多,和省几大银行打交十分少。”

        “路局这段时间正在和省几大银行,研究哈大铁路至大连段的电气化改造项目贷款,谈得十分艰难,海平指望路局从银行贷款购买双层车底的希望不大。”

        “刘局既然贷款谈不来,有没有考虑过融资?”梁海平问“融资和贷款有什么区别?”

        “刘局,我说的融资可不是指资金,而是指设备”

        “设备,设备怎么融资”

        “刘局,是这样,像我们这铁路人士对双层车底的盈利能力都很清楚,可以说路局的偿还能力很强,不过银行给路局贷款肯定是考虑路局的整。而不是其中的分项”梁海平这句话里的意思就是银行怕路局挪用贷款。

        八十年代,国有企业挪用银行贷款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无数企业以技改的名义从银行手中忽悠贷款后,转眼就变成了工人的工资,领导的福利,原料款,还债等等不而足。

        “我前段时间在特区深圳待了很时间。特区新开展的项设备融资业务非常适合路局的情况。恰好深圳特区有家刚成立的,准备开展这项业务的企业负责人,是我个私交非常好的朋友。刚好刘局也有大批量上双层车底的心思。这件事情正好合则两利。”梁海平直接把梁远的备用计划说了去。

        梁远给梁海平扔来的备用计划,就是从后世常见的融资租赁和分期付款中各取分,搞了个分期融资租赁计划。

        计划的核心就是梁远刚刚收购的深圳联合信用银行。为了绕开联合信用银行只能在深圳区开展银行业务的限制,梁远准备在深圳成立家全新的信托投资公司,由新成立的信托公司面,向东北机车厂购买十编组的双层车底,然后再把双层车底租赁给盛京路局使用。

        盛京路局每年支付给信托公司分租金,在租赁年限到期之后,双层车底归盛京路局所有。

        “刘局,路局只要每年4个亿的租赁费用,就可以得到十个编组的双层车底,路局连续租赁年之后。十编组的双层车底就彻底归路局所有。”梁海平把计划简单的说了遍。

        年十个亿,看起来和分期付款差不多,十个编组足够换十列路局的特快了,换双层车底之后,算上站票这十条线路年增收能达到、亿元。可以说除了第年路局纯粹投入亿元。之后每年双层车底产生的利润就差不多够租赁费用了。

        若是再考虑到换装之后附带的社会效应,路局客运业绩强劲的增数字,这些都会给自己仕途加上块重重砝码。年之后盛京路局白得的十列编组更是块大大的业绩,无论自己那时在哪个岗位上,铁路固定资产暴增十亿这笔闪亮的业绩,至少也有半会落在自己头上的。

        刘河转眼就把其中的利害算了个七七八八。按奈住兴奋的心情,刘河沉吟了片刻才说:“海平,双层车底你们厂报价多少钱辆?”

        “南京厂120时速的双层车底要280万辆,我们厂的车底至少能跑140的时速,290万辆算是很厚了吧。”

        “海平你在深圳找家信托投资公司,哪家公司能有这么大的气魄,把20个亿扔在盛京路局,目前车底虽能上线营运了,可距离正式定型还得跑上十万公里,这中间风险可不是般的大啊”

        “不瞒刘局,我这也是为了早早打开双层车底的局面,若是按就班用几个编组跑,想打开局面,让别的路局认可至少要等上两年,若是大批量投入营运,只要车底不大病,明年半年就会有别的路局坐不住的。”

        “当然,为了这个车厂这十辆编组可能会以较低的价格卖给租赁公司,不过只要我们早早的把牌子打响了,舍去的这点利润也是值得的,再说我现在对车底的信心可是十足的。”梁海平笑着说。

        “不过单单信托投资公司也没这么大实力接过这个大单子,这家公司有深圳特区的家银行支持,因此这件事情还是很有可能运作成功的。”

        “刘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