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第七十五回嫡庶
书名: 春花傳 作者: 澄渝 分类: 高辣

        春花一行人回到候府中,二爷便到大厅听着张管事稟报府中近排发生过之事,当便道到花嬤嬤前多日下乡回来,便病着了。

        春花听到此,偷瞥了二爷,见他镇静地听着张管事道着此事。

        她不禁狐疑着,当日花嬤嬤离开,他表现之情绪外露之事,可是她想多了!

        然后,一连数天,二爷都没有去探望花嬤嬤,春花都见二爷没有行动,都暗对二爷之冷漠感到寒心时。

        二爷招来府中之白大夫来询问花嬤嬤病情,她终肯定他不是这后冷情之人,他要隔多日才这样做,可是有别之原因。

        她看出他可会担忧花嬤嬤,便于某日。

        春花正在一旁磨着墨,向练字中之二爷道:

        "二爷,奴婢可向您请休几个时辰?"

        江洐逸还专心致志地练字。

        "为何?"

        "奴婢已是回来数天,并得知花嬤嬤病着,往日得她照顾,想去探视她?"

        他顿了一回笔,侧着头看向她。

        被他盯得不自在之春花,欲想再道一些话来。

        他便收回目光,又道:

        "你看着吧!"

        他没有回绝,亦没有道好,要她看着行事。

        春花便知道,他答应了。

        于是,当日,午饭后,她便向二爷告假,来到花嬤嬤之居所。

        站于门前,抬头内里之一切,心头五味杂陈。

        本是打算外出之玉意见着春花,呆愣愣立于门前,甚是好笑着。

        春花,为何今日会来此?

        被她唤回过神之春花,看着玉意姑姑,很是乖巧地向她福过身,道:

        姑姑,安好。"

        玉意上前扶过她。

        "客套了。"

        春花垂头笑意容容地道:

        "我多天前从村庄回来,听着花嬤嬤病着了。不过,刚回来,多事着,未能抽空来,见今日有空,便来探望嬤嬤。

        玉意听着她之话,拉着她之手往内走。

        你是位好姑娘。

        春花随着她之小步,而行着。途中又是问道:

        嬤嬤如何?

        还不是,老人病,难断尾。

        "那要小心养着。"

        "可是,小心得紧。仍是有大意之时,惟有多拘她多于屋内休歇,要于天气温和些许时,我与玉祥才敢让她老人家出来散着步。你亦时,已是深秋来着,那还有温和天,多留她老人家于屋内,她可是不依呢!要我俩耍了不知多少嘴炮,她才不外出。"

        "姑姑,您俩可真是上心。"

        玉意便感慨地道:

        "没有她,我俩可还是飘泊着。"

        这是,春花首次听着她道着有关她俩与花嬤嬤之事。

        那她可是您俩之恩人!

        都可以这样说。

        玉意昂首一笑而过,接着道:

        过去之事,不要道了,怕污了你之耳。

        你看,都到嬤嬤之房间了。

        谢谢,姑姑带路。

        她俩相视而笑,玉意为前,春花为后,进入房间里。

        迎面传来浓浓之药味。

        春花蹙起眉,玉意却是习以为常,并把她引到内室。

        玉祥坐于床前之凳子,正勺一口汤药给花嬤嬤服用。

        玉意为春花引见。

        嬤嬤,春花来探望你。

        花嬤嬤听着消息,本是迟暮幽暗之双目,渐渐换上一道光彩,张头看向她,片刻,过后又是平静如梭地道:

        嗯!可是来着。

        嬤嬤,安好。"

        可是回来了。二爷身子如何?

        春花稍行前半步,回她之话。

        二爷,身子已康復了。嬤嬤,可不用掛心他了。

        花嬤嬤听着用肚腹回道嗯一声,便作罢。其后,向着正一勺一勺餵药汤给自个儿之玉祥道:

        不用这般麻烦了,给我一口喝下吧!这样喝着,我口都可得只有苦水了。

        玉祥一怔看向她,她已是接过药汤,一喝而尽了,并把瓷碗交回给她了。

        你与玉意去厨房看看,可有甜食给我冲淡口中之苦涩。

        玉祥接过碗子,看一记她,又看一记春花,道:

        好。

        她收拾妥当碗子,便与玉意离开了。

        花继续又向着春花道:

        过来扶我到外室坐坐。

        春花犹豫了。

        可是,嬤嬤您不可见风。

        不怕,只要不外出便可。况且,终日都是躺在床上,亦累着。可要舒展筋骨。

        花嬤嬤便掖开被子欲想起身。

        春花见着连忙走上前,扶着她起身。当站妥,便于并于墙角旁之屏风夺下一件厚实的夹袄为好披上,才敢扶着她到外室坐。

        花嬤嬤问道:

        为何而来?

        二爷,关心嬤嬤,并命奴婢来看望您。

        花嬤嬤听着嗤笑一声。

        春花听见,觉得她不信,又再重申道:

        嬤嬤,真是二爷让我来的。

        花嬤嬤闭合双目听着,又是睁开双眼,躝跚地坐到中央对着门口处之圆桌里。并自顾地提起水壶,欲想倒杯水。

        春花见着,接过她手中之细活。

        她松开手,让她做吧!

        是否他让你来,都不重要。甚至他不让,你来才是正确的。

        春花顿了一记,才接道:

        然而,他关心您是天经地义的。

        她摸一记杯身,感觉水不温。

        水冷着了,我叫人来换壶热的来。

        不用了,我都只是想喝一口,冲淡口中之苦涩。

        她听着花嬤嬤如此道,才把杯子端给她。

        花嬤嬤喝过一小口后,道:

        天经地义,亦要看对象,他此刻之身份是府中的嫡子,当不应对一名下人过多担心。于村庄时,他都与我保持着距离,当回到侯府,于她之眼前,他更加不会表现出对我过于关心。

        说着说着,可是听到她之失落。

        春花听着她那失落之情,都不禁问道:

        其实,花嬤嬤您是想二爷来的。

        花嬤嬤看着门外之秋景道:

        想与不想,他都选择不来。

        春花听着她之哀伤,便道:

        既然嬤嬤是如此珍重二爷,当初为何您...您还要这样做?

        把他送作他人为子?

        嗯!

        花嬤嬤抬头淡淡地看着她,眼眸中透露着怜惜。

        世间上所有经歷都让人成长,当中伴随着可有高兴,可有痛苦,可有无奈,可是忧伤...

        而她再回头一看,那些经歷都已经沧海桑田了。

        当然是为着他好。

        春花,愚钝不明您之意。

        花嬤嬤慈祥地对着她笑,并道:

        如果尊卑之分,是让你尝到世间之悲哀。那你何知,嫡庶是会让人憋屈地活着!

        嫡.庶?

        春花惊讶地看着她。

        你未为人母,未必体谅我之苦心。倘若他为我的儿子,于一眾奴僕面前,他当然为主子,然而,于嫡子面前,他亦不过为僕人。纵使他有多大的才干能力,豪情壮志,都要谦让给嫡子,不可盖过他之风头。因为尊卑有别,嫡庶分逕。

        春花听着她之话,甚是有些呆滞。

        花嬤嬤瞥了一记她,没有再多说了,始终她还未为人母。有人拚命到由庶子爬上嫡子之位置,欲想办证乾坤,有人一生下来是嫡子,便会坐拥天下所有。

        她看着杯中之清水,映照出来之脸庞,已是美人迟暮之样子了。

        曾经,因为此张脸,她有幸伺候侯爷,并能怀有身孕,并一索得男。

        那时,她暗自喜悦,侯爷许下承诺会立她为妾。

        她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留于侯府,有着属于她小家庭了。

        然而,于坐月子时,夫人来说之一席话,把她原先之幻想全部打灭了。

        她不顾大腹临盆,孕妇不能进產房之忌讳,带着手中端着木盘子之孙嬤嬤进来,并看着襁褓中睡于她床侧之婴儿,道:

        这孩子生得俊俏,有像你之眼眸,又有像侯爷之鼻子及脸型。

        年轻时之花嬤嬤看着她甚是紧张,便慌忙坐起身,欲想下床,却被她阻止了。当听着她之说词,更偏惶恐。

        妾身,代少爷感谢夫人之廖赞。

        夫人对着花嬤嬤温柔地笑,然后,坐于床侧逗弄着婴孩之脸蛋,惹得他咯咯地笑。

        你看,他多有灵性,将来必会是我侯府中聪慧之儿子。

        花嬤嬤覷看着夫人,不明她葫芦卖什么药,都卖巧乖地道:

        那也要夫人之惜心教导。

        孙嬤嬤大声喝叱道:

        一名庶子,何德何能要一名正室教导。

        夫人呵斥道:

        孙管事!

        是,夫人。

        夫人仍温柔地看着花嬤嬤。

        你明白她这话之意思吗?

        妾,越规了。

        不要紧,他得不到我之教导,是败于出身,如果他是我之子,我必会为他宴请名师,助他封侯拜相。

        花嬤嬤听着她此话,明白到夫人是衝着她而来的。

        还请夫人为妾指点一条明路。

        圣上要指派侯爷镇守边疆。

        此事,花嬤嬤都略有所闻,这样又与此事何关。

        侯爷在外,我不放心,想寻一个知根体性之婢女去照料他。你可愿意?

        花嬤嬤听明她之意,更是压抑着内心之悲凉。

        夫人,您这般容不下妾?

        并非我容不下你,是我需要一个人替我去守着侯爷,你是绝佳之人选。

        为何是妾?

        因为你有儿子!你想要一个侯府妾身之身份,生之儿子是庶子,还是用一个通房奴婢之身份,替我到塞外守着侯爷?

        花嬤嬤毫不犹豫,拖着虚弱之身子,爬下床,并跪于她之面前。

        奴婢,愿意替夫人到边关守着侯爷。

        望你做到,替我守着他。我便诚意收他为儿,要他以巨鹿侯府嫡次子之身份活于这个世间上。

        花嬤嬤得夫人之承诺,重重地于她面前叩着头。

        夫人看向孙管事,点着头,把手中之汤药端到她面前。

        "喝了它吧!"

        花嬤嬤看着那碗汤药,却迟迟没有拿起。

        夫人见着,便问道:

        可有疑问?

        夫人,如何让他成为你的儿子?"

        你信不过我?

        不是,奴婢只...是,只是想...弄过明白.

        夫人看着她惊惶失色之样子,亦没有责怪之意。

        告诉你亦无妨。把手伸过来。

        花嬤嬤照着做。

        夫人把她之手按于肚皮上。

        花嬤嬤睁大眼睛,抬头看向她。

        很软!软得不合理。而且,她有过生孕经歷,明白孕妇之肚皮是何样的。

        夫人依然微笑地看着花嬤嬤。

        我已与大人说了,会于这一两月生下孩儿。其后,以初生孩儿不能见风为由,不让人见,过多两叁个月之后,才带他出外见人。我想外人应难以分别出来。"

        花嬤嬤再没有任何疑问了,很是爽快拿起药汤,没有过问内里可是用了什么药材煲成,直接把它喝下。

        一口一口苦药从咽喉间,滑下到肚皮,她觉得它是甘甜的,只要能令夫人安心...

        这样,她便会待我儿好。

        待花嬤嬤喝清光,把碗子交给孙管事后。

        夫人见孙管事点着头,便道:

        "过多十几天,候爷便要出发了。你,都命人准备。"

        是,夫人。

        花嬤嬤跪着恭送她离去,才抬头看向床榻上之儿子,神情甚是满足的,没有任何哀伤之神息。

        她为她儿博来一个无价之嫡子身份。

        其后,花嬤嬤追随候爷到边疆,替夫人守着他,不让他身旁再有别之女子。

        直到,几年后,候爷有机会回京城述职,她随伴其身旁回来。

        回到侯府门前,看着夫人立于此,手中牵着一名粉雕玉砌之小男孩。

        她温柔地跟他道:

        "逸儿,向爹爹问好。"

        小男孩一本正经地向候爷道:

        "逸儿,见过爹爹。很开心您回来。"

        候爷上前拥着妻儿。

        花嬤嬤于他身后见着。

        他顶着清澈无瑕之眼珠,对着身旁之人都是文质有礼,善良有爱。

        觉得所有之付出及牺牲都是值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